文/秦立
據(jù)康熙三十六年(公元1697年)《宜都縣志》載“三國時,吳大都督陸遜屯戍宜都……遂筑城于此,以拒蜀漢,后因號曰‘陸城’?!?/p>
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》卷三十四云:“魏武分南郡置臨江郡,劉備改曰宜都??ぶ卧诳h東四百步故城,吳丞相陸遜所筑也。為二江之會也?!?/p>
由此可推知,在三國時,建于長江、清江交匯處的水路交通要塞——陸城,就可能出現(xiàn)了碼頭。
康熙三十六年《宜都縣志》又載:“明成化庚寅(公元1470年)都憲楊浚,因舊址筑土城,周圍六百五十余丈,高一丈二尺。立五門,東曰朝天,南曰迎薰,西曰太平,北曰臨川,東北曰合江。”而此土城在臨近清江的一側(cè)就設(shè)臨川、合江兩門,可推知此時陸城水運已非常繁榮,相應(yīng)的碼頭建設(shè)也有一定的規(guī)模。
公元1876年,《中英煙臺條約》簽訂以后,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,此時,宜紅茶也已誕生于鄂西南山區(qū)并匯集到陸城,再水運到漢口,而后出口,以今陸城合江樓至清江邊水府廟巷為主體的陸城港得以迅速發(fā)展。
至清末民初,從長江、清江交匯處溯清江而上依次有合江門、臨川門、橋河、新街、燕子巖、佑圣觀、水府廟等碼頭,陸城港成為名符其實的港口商埠區(qū)。
新中國成立以后,隨著枝城長江大橋、清江一橋等橋梁的建成通車,陸城陸路交通迅速發(fā)展,陸城碼頭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……
為了傳承歷史地名文化,經(jīng)宜都市民政局審核申報、宜都市人民政府審批,宜都將舊時碼頭延伸出的巷道分別命名為橋河巷、燕子巖巷、佑圣觀巷、水府廟巷等,讓歷經(jīng)千年歲月洗禮的橋河碼頭們不至于被歷史塵封。2020年,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了第一批湖北省歷史文化街區(qū),宜都市陸城街道橋河、燕子巖歷史文化街區(qū)榜上有名。
(責(zé)編:向姝 李華 審核:黨艷秋)